对“跑官短信”应拔出萝卜带出泥·半岛都市 对“跑官短信”应拔出萝卜带出泥,冯某的背后,还有多少一根绳上的蚂蚱,必须深挖细掘;当地的官员提拔机制,到底是个人说了算还是制度说了算,也必须审视;当地圈子文化是不是浓厚,是不是破坏到当地的官场风气,一样必须细查。 12月10日,络上暴光了一条疑似浙江温州瓯海某局三把手的“跑官”短信,这条短信误发到他人的手机。当日晚11时39分,瓯海区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证实,发信人确系温州瓯海区风景旅游管理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冯某。冯某已被停职检查,并在全区范围内进行通报。据官方发布信息印证,冯某应即冯伟,被免职前系瓯海区旅游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由于发错“跑官短信”,浙江温州瓯海某局三把手冯某被停职检查。在“跑官要官”这条道上,冯某不是第一人,也很难是最后1人。对冯某来讲,由于“跑官短信”被停职,一点也不冤 在冯某错发的“跑官短信”中有这样的一句话:陈书记您好,本来不想打扰你,看来不打扰你又不行,今天发信息给你又要请您帮忙……一个“又”字,耐人寻味。这是否是说,之前这位书记就帮助过冯某?其背后还有甚么不为人知的交易?这是应当调查清楚的。若是没有冯某所说的事情,那就还当事书记一个清白;若是这位书记存在“卖官”嫌疑,则应继续追究。 冯某为什么要发“跑官短信”呢?这大概有两种可能性。1是圈子文化,冯某和当事的书记,是一个山头、一个圈子的,所以,冯某有事要找书记帮忙,但很明显,这恰恰是中央重点打击的对象;2是相信“人治”的气力,理论上来讲,1名官员能不能得到提拔,应当看成绩、看能力,“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是自然而然的逻辑,这不是什么书记个人决定的,而是制度决定的,但遗憾的是,“跑官短信”背后所折射的,是信仰的偏差,信“人治”而非制度。 简而言之,对“跑官短信”应拔出萝卜带出泥。一个巴掌拍不响,冯某的背后,还有多少一根绳上的蚂蚱,必须深挖细掘;当地的官员提拔机制,到底是个人说了算还是制度说了算,也必须审视;当地圈子文化是不是浓厚,是不是破坏到当地的官场风气,一样必须细查……“跑官短信”就是一条线索、1封举报信,必须将背后所有的沉疴连根拔起,才是审视此事的终点,也才能治本,杜绝类似事件再次产生。 相干新闻详见本报本日A2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