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稳中有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且发病渐趋低龄化和大众化。脂肪肝已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第一大肝脏疾病,并且越来越多的脂肪肝发生在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在内的其他类型慢性肝病患者中。随着年《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科普版)一书的发行,脂肪肝引起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重视。一、什么是脂肪肝脂肪肝是一种以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为病理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即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包括酒精性肝病(A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慢性丙型肝炎(CHC)等特殊类型脂肪肝。1酒精性脂肪肝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g/d,女性≥20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量〉80g/d;乙醇量(g)=饮酒量(ml)×乙醇含量(%)×0.8。严重者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至肝功能衰竭。2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相关的代谢性肝脏损害,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多由于胰岛素抵抗、代谢紊乱、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等,继发性多由于营养不良、药物、毒物等所致。二、脂肪肝的常见临床表现脂肪肝早期大多没有任何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觉得疲倦、乏力,部分患者会有腹部胀满或疼痛等表现。严重的脂肪肝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胃口差、恶心或呕吐等症状。如果疾病进一步发展到肝硬化,可以出现腹水、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有约50%的患者会出现肝脏肿大,在右上腹可以触摸到肿大的肝脏。三、什么时候应该筛查脂肪肝1超声发现有脂肪性肝病或肝脏脂质沉积2有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3肥胖、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以及长期过量饮酒等高危人群四、注意定期监测常规检测项目①全血细胞计数;
②肝功能生化指标;
③血脂全套;
④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5.6mmol/L且无糖尿病史者应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⑤血尿酸。
可供选择的参考检测指标①胰岛素水平评估糖尿病风险;
②全血黏度、尿微量白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等检测代谢综合征有关组分;
③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常规或动态心电图,必要时运动平板试验、冠脉CT或造影等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
④血清铁蛋白、超敏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1)-6、脂联素、瘦素和细胞角蛋白-18等,评估肝脏炎症程度。
“推荐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每3~6个月测量体质量、腰围、血压、肝功能、血脂和血糖等,每年进行包括肝脏、胆囊和脾脏在内的上腹部超声检查。五、个人如何应对脂肪肝运动中等量有氧运动(如骑自行车、快速步行、游泳、跳舞等),每周4次以上,累计时间至少~min,运动后靶心率-年龄。每周最好进行2次轻或中度阻力性肌肉运动(举哑铃、俯卧撑等),以获得更大程度的代谢改善。应强调饮食和运动治疗相结合。空腹血糖14~16mmol/L、血糖波动较大、有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以及心肾等器官严重并发症者不宜过度运动。需警惕体重下降过快(每月体重下降大于5kg)有导致亚急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肝功能衰竭的可能。饮食合并超重/肥胖的脂肪性肝病患者应控制膳食热卡总量,建议每日减少kcal热量饮食,旨在半年内体质量下降5%~10%。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低糖低脂的平衡膳食,减少含蔗糖或果糖饮料以及饱和脂肪(动物脂肪和棕桐油等)和反式脂肪(油炸食品)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豆类、谷物类、蔬菜和水果等)含量。极低热卡饮食治疗肥胖症需在临床营养师指导下进行。合并营养不良的脂肪性肝病患者,需在营养师指导下保证热量氮质正平衡,并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酒过量饮酒者需戒酒或显著减少饮酒量并防治戒断综合征。中医药具有多向调节作用,在改善肝功能、调降血脂、阻滞肝纤维化的演变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肝郁气滞型主要表现为肝区不适,两胁胀痛,抑郁烦闷,胸闷,喜叹息。可伴有嗳气、进食减少,大便不调,女性还可伴有月经失调、乳房胀痛等,舌红,苔白而薄,脉弦滑或弦细。可用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香附、陈皮、泽泻、枳壳、法夏、郁金、白芍、大黄、山楂、生甘草)肝郁脾虚型常见胁肋部胀闷,抑郁不舒,倦怠乏力,腹痛欲泻,可伴有腹胀、食欲不佳、恶心欲吐、叹气,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有齿痕,脉弦细。可用方药:逍遥散加减(醋柴胡、炒白术、薄荷、炒白芍、当归、茯苓、山楂、生姜、生甘草)痰湿内阻型体态肥胖,右胁不适或胀闷,周身困重,大便黏滞不爽,可有脘腹胀满、倦怠无力、食欲不佳、头晕恶心,舌淡苔白腻,脉沉滑。可用方药:二陈汤加减(法半夏、陈皮、茯苓、泽泻、莱菔子、山楂、葛根、黄精、生白术、藿香、甘草)湿热蕴结型右胁肋部胀痛,周身困重,脘腹胀满或疼痛,大便黏腻不爽,可伴身目发黄,小便色黄,口中黏滞,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濡数。可用方药:茵陈蒿汤加减(茵陈、栀子、大黄、虎杖、厚朴、车前草、茯苓、生白术、猪苓、泽泻)痰瘀互结型胁肋刺痛或钝痛,面色晦暗,形体肥胖,可有胸脘痞满,咯吐痰涎,厌油,舌暗红,有瘀斑,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腻,脉弦滑或涩。可用方药:膈下逐瘀汤和二陈汤汤加减(柴胡、当归、桃仁、五灵脂、穿山甲、丹皮、赤芍、大腹皮、茯苓、生白术、陈皮、半夏、枳实)小贴士中医治病讲究四诊合参、辨证论治,要考虑体质、舌脉、症状、体征、四时气候、五运六气等多个因素,因此,切勿盲目服药,最好在专科医师的指导辨证遣方,随证加减,进行灵活应用。二沙内分泌专家出诊时间(图片来源网络)
二沙内分泌唐咸玉家庭医生在线医学委医院内分泌科唐咸玉副主任医师gxianyu了解内分泌,现在开始
治白癜风去哪里治天津市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