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客户会询问“三七吃多了是不是会引起肝硬化?”,在这里,可以肯定的说正真的文山三七是不可能引起肝硬化,除非你吃的根本就不是三七而是“土三七”。在此,提醒大家服用三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鉴别,不要把土三七当作三七来服用,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医院消化科专家王吉耀教授联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学者进行了一项关于“土三七”的研究,并在4月的国际著名杂志《肝脏病学》上发表相关文章。而“土三七”,却含有一种叫吡咯烷的毒物,会造成肝内小静脉内皮损伤,继而出现小静脉闭塞。 “三七”在中国的应用有上千年历史,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常用于跌打损伤、活血化瘀的治疗。 净土三七正宗文山三七 而菊科的“土三七”,却含有一种叫吡咯烷的毒物,会造成肝内小静脉内皮损伤,继而出现小静脉闭塞。 土三七
王吉耀说,多年前,她曾收治一位50多岁的农村女性患者,因服用家中种植的“土三七”泡酒4个月,导致肝小静脉闭塞症,出现了黄疸、胸水、腹水、食管静脉曲张、脾肿大等类似“肝硬化”的症状。为了探寻“土三七”的致病奥妙,王吉耀教授开始着手此项研究。
研究人员在服用“土三七”患者血清中检测到吡咯―蛋白质的共价结合物,该结合物可作为血液检查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识别患者是否摄入含吡咯生物碱的物质。正常情况下,人体进入肝脏的血流是肝动脉和门静脉,流出肝脏血流经肝内中央静脉、肝静脉流到心脏。而食用“土三七”会导致肝脏血窦中内皮细胞损伤,出去的小静脉由于内膜炎症纤维化闭塞了,肝脏的血“只进不出”,引起门静脉压力增加,出现胸腹水、食管静脉曲张。此症缺少治疗方法,轻者可试用丹参,重者只能换肝、甚至死亡。 由于三七名贵,因而出现了许多以三七命名、但实际与三七作用完全不同的其他三七,“土三七”就是其中一种。正是由于土三七和三七具有相似功效,而土三七便宜,容易生长,很多人自己就可以栽种,因此他们便用土三七代替三七,要么大剂量煮服土三七水治疗跌打损伤,要么长期服用土三七泡酒作为养生保健,从而导致中毒。 据介绍,因土三七导致的肝损害,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一旦过了急性期,肝损害常无法逆转,死亡率很高。医院,对这样的病例并没有认识,有的忽略了询问病史,对治疗造成了延误。鉴于土三七有毒,且中毒后难以治疗,建议老百姓切不可自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