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如何诊断?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又名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本身免疫性肝病,主要累及肝内小胆管,造成胆汁淤积,引发肝脏炎症反应,任其发展,终究会演变成肝硬化。临床经验发现,越初期明确诊断,越早进行医治,应对效果越好。所以说明确诊断十分关键。 根据年发布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和医治共鸣,符合以下三个标准中的两项则可诊断PBC:(1)反应胆汁淤积的生化指标如碱性磷酸酶(ALP)升高;(2)AMA(抗线粒体抗体)或AMA-M2阳性;(3)血清AMA/AMA-M2阴性,但肝穿刺病理符合PBC。 如果是典型的患者诊断无困难,病因不明的ALP和/或GGT升高,建议常规检测AMA或AMA-M2,如果为阴性,此时就要进行肝穿刺,通过病理来诊断,而有些人会畏惧不良反应而谢绝肝穿刺,给接下来的医治造成困惑,可能会延误病情。 随着技术的进步,肝穿刺的安全性不断提高,目前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更加安全。如果由于不能初期明确诊断,丧失最好医治时机,带来的后果(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等)才是更可怕的。 范兴良,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师从全国名老中医、著名中西医结合肝脏病学家王灵台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肝病临床工作10余年,善于中西医结合医治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炎、乙肝、丙肝、肝硬化腹水等或肝病并发胆囊、胃肠疾病。 出诊时间: 石门路分部:周一、周三、周五全天 芷江路总院:周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