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12/131570.html 晚期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不及10%,可是早期结直肠癌生存率却高达70%~90%,这一早一晚直接关系着患者能活多久!有效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治疗可使结直肠癌发生率明显下降,尤其是早期筛查、定期检查是简单而有效的肠癌预防方法。 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早是关键。 01 我国肠癌发现多是中晚期,呈上升态势 结直肠癌在中国的发病趋势呈上升态势,目前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3位,死亡率位居第5位,《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9万人,其中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为37.63万人。 中国的肠癌发病有几个特点,一是有地域性,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沿海地区要比中西部地区发病率高,可能与精细饮食、过多摄入高蛋白食物以及生活方式有关。另一个是中晚期患者偏多,很多人没有早筛习惯,不知什么时候要做肠癌筛查,做什么检查能查出早期癌,再加上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等出现腹泻、腹痛、便血再来就诊,病情多已进展到中晚期。 02 肠道没症状也要做,尤其是5类高危人群 结直肠癌是为数不多可以预防和早期筛查的肿瘤,筛查的方式有大便潜血检查、肠镜检查、胶囊内镜、粪便DNA检查等。 其中,大家相对熟悉的是大便潜血检查和肠镜检查,可是在日常体检中大便潜血却是“弃检”率最高的一个项目。专家介绍,大便潜血主要查消化道有无出血,如果是阳性,提示需要进行肠镜检查进一步确诊,如果是阴性可以明年再复查,所以大便潜血检查实用、安全又便宜,不应该被放弃。在日本有的公厕中就特意配有大便潜血试纸,方便大家随时筛查。 至于肠镜也没有大家想像的恐怖,目前都是“无痛”肠镜筛查,可以发现肠道早期微小病灶、息肉等,关键是提早筛查。专家建议,45岁后即便没有任何不舒服,也要做一次肠镜检查,如果是高危患者则可以提前到40岁,检查结果没有问题,可以间隔3~5年再做一次肠镜;如果发现有息肉,切除后则要每年都做一次肠镜检查。对于以下5类肠癌的高危人群,则越早筛查越好: 高危人群 1有肠癌病史者,尤其是父母等直系亲属 2有家族性息肉病,尤其是父母等直系亲属 3患有肠癌癌前疾病,比如炎性肠病、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等 4长期慢性便秘、慢性腹泻或是腹痛、便血,以及不明原因贫血、体重下降 5长期不良生活习惯,比如爱吃红肉、烟酒嗜好或是长期久坐、肥胖等 以上都属于肠癌高危人群,筛查宜早不宜晚,同时要在医生指导下,医院再次检查,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医院消化内科 专家推介 董蕾 中华肝病学会肝硬化、肝癌学组委员;省消化学会副主任委员;陕西肝病学会名誉主任委员;陕西省老年保健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全国肝胆病咨询专家;省首届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省卫生系统人才,陕西省三秦人才。《中华肝病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实用肝病杂志》、《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TheJournalofClinicalandTranslationalHepatology等编委。获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及国家专利。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发表论文余篇;参编专著多部。培养多名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消化内科、肝胆内科的医、研、教工作。 专业特长:慢性肝病、肝硬化;各种胃肠疾病;消化内镜:消化道出血、胃肠息肉、胃肠肿瘤。 坐诊时间:周五上午 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获得者。从事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5年。历任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消化内镜学会第一届委员,第二、三届常务委员;陕西分会内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实用医药杂志”常务编委;陕西省及西安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等职。对内科系统多发病、常见病、急、危、重症和消化系统疑难和罕见病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专业特长:胃镜、大肠镜、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诊疗技术;内镜下止血;切除消化道息肉;食管曲张静脉治疗;十二指肠镜下胰胆管造影(ERCP)诊断胆胰疾病;oddi括约肌切开,鼻胆导管引流,胆道支架置入等。 坐诊时间:周三全天 董水霞 副主任医师 编辑:张小丽 审核:林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