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最佳方案之一,它可以从根本上降低门静脉的压力,改善肝肠循环,让患者达到比较好的生活状态。肝硬化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所导致的弥漫性肝纤维化和再生结节形成,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功能障碍和门脉高压症。代偿期肝硬化可多年无症状,直至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肝性脑病等失代偿事件出现。肝硬化患者一旦进入失代偿期,则5年生存率低于20%。 腹水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在诊断为代偿期肝硬化后,约50%患者将在10年内出现腹水。在因腹水住院的肝硬化病人中,1年病死率增至15%,5年病死率接近50%。肝硬化顽固性腹水(KA)是指腹水量较大,持续3个月以上,对常规利尿方法失去反应,对水钠均不能耐受,血钠mmol/L,尿钠10mmol/L,尿钠/尿钾1,自由水清除率1,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血流量均低于正常。 这种腹水患者具有明显的循环功能降低,尽管内脏血管床显著淤血,但心排血量、有效血容量及肾血流量均减少,如继续使用速尿等强利尿剂,非但利尿效果不佳,而且往往使肾血浆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更为减少,可导致肝肾综合征,严重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 TIPS可改善肾功能及全身血流动力学。多项研究显示,TIPS比连续性腹腔穿刺大量放液能更好地控制腹水,且能提高顽固性腹水患者的生存率。同时,TIPS常可以使患者对利尿剂抵抗转变为敏感,因此,TIPS术后给予利尿剂治疗并适时调整剂量是有效的。AASLD(美国肝病学会)及EASL(欧洲肝病学会)更新的顽固性腹水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将TIPS作为二线治疗。然而,德国等指南推荐将TIPS作为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的一线治疗。随着技术的成熟及材料的改进,TIPS治疗经验的积累及筛选患者标准的完善等,其疗效可望进一步提高。 TIPSS手术,全称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transjugularinterhepaticportosystemicstent-shunt,TIPS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并逐步成熟的,用于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顽固性腹水的一种手术技术。TIPSS手术成功,门静脉血流可迅速减少,门静脉高压可立刻得到缓解,其疗效已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肯定。 5.肝移植术前的过渡治疗。 该手术采用介入方法穿刺导管,首先,经皮进入颈内静脉,然后,依次进入上腔静脉、右心房、下腔静脉和肝静脉,通过穿刺导管,将细针插入,进行肝实质穿刺,在肝静脉和门静脉之间建立一个通道,该通道通过一个可扩张的金属支架保持通畅。 此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时间短、肝功能损害轻微、门脉分流量易于控制、并发症少、受肝功能程度影响小、术后患者恢复较快等优点。 上图为穿刺成功的视频:穿刺套件从颈静脉经上腔静脉、右心房、下腔静脉进入作为穿刺的承载血管——肝中静脉,穿刺套件从肝中静脉穿刺到门静脉左支,视频显示,穿刺成功,导管进入门静脉。 上图为做了门静脉肝静脉分流后的视频:用6mm球囊扩张穿刺道后,置入8*80mm裸支架及8*5.5mm覆膜支架后,图中显示支架未能完全扩张开来,此时门静脉压力从27mmHg降低到24mmHg。 上图为对分流道再次扩张后的视频:因门静脉压力降低不达标,我们又选用8*60mm球囊对分流道进行了再次扩张,扩张后再次测量门静脉压力降低到16mmHg,门静脉压力梯度差(门静脉压力-肝静脉压力)在12mmHg 以下,完全达到了预期的压力降低目标。顺利结束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