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荣:据发表在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的一篇文献估计,中国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也就是接近总人口的10%。尽管免费乙肝疫苗接种推广以后,儿童乙肝感染率已经降低到1%,但是大量成年人乙肝病毒携带者还是生活在我们周围。 ?乙肝通过哪些途径传染?怎样保护自己??如果已经携带了乙肝病毒,怎样防止乙肝发作??如果乙肝已经发作,如何控制病情,避免肝硬化和肝癌? 今天我们十分有幸请到青岛市传染病院(医院)的吴玮主任为我们讲解关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有关知识。 吴玮医院主任医师、青岛大学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中毒性肝损害、自身免疫性肝病、肝源性糖尿病、乙肝相关性肾炎等疾病诊疗,擅长肝癌微创治疗。 全文主要内容包括1.HBV感染流行情况2.乙肝的传播途径3.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4.乙型肝炎感染的自然史5.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危险因素6.肝硬化分为“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7.肝硬化和乙肝病人有多少发生肝癌?8.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案9.乙肝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误区10.乙肝妈妈是否可以有一个健康的宝宝? 音频资料 第一部分病毒性乙型肝炎 感染流行情况 病毒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HBV) 乙型肝炎全球流行,我国7-8亿人曾感染HBV,占全国人口57.6%;慢性HBV感染者1.2亿,占全国人口约10%。 年我国的统计数字为7.18%,据此推算我国目前有万乙型肝炎感染者,其中慢性乙肝感染者的病人大约是2千万。 年最新流行病学的调查数据,乙肝在1-4岁的感染病率0.32%;5-14岁感染率为0.94%;15-29岁的人群是4.36%。 第二部分乙肝的传播途径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不安全的注射、母婴传播以及性传播。 ◆近年对献血源进行严格筛查,经血传播乙型肝炎已经较少发生。 ◆目前主要的传播途径为经过磨损的皮肤和粘膜传播。另外,母婴垂直传播也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其他,如修脚、纹身、扎耳洞、医务人员工作中的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这些都可能引起乙肝的传播。 ◆乙肝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产期,多为分娩期接触阳性母亲的血液与体液。不过,随着乙肝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应用,现在母婴传播已大为减少。 ◆与乙型肝炎阳性的患者发生无防护性的性接触,特别是多个性伴侣,男男同性恋者,其感染乙型肝炎的危险性增高。 流行病学目前没有证明乙型肝炎通过吸血的昆虫传播,如蚊子、臭虫。 乙型肝炎病毒不经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所以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接触,如共用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共用厕所、同一餐厅用餐、共住一个宿舍等,没有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第三部分乙肝的预防措施 目前最有效的办法是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的对象是新生儿、婴幼儿、15岁以下没有做过免疫接种的人群,以及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的病人、经常接触输血和血液制品人员、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以及乙肝阳性的家庭成员、男男同性恋、多个性伴侣、静脉注射毒品的人群。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需要打三针(需记住0-1-6),分别是当天、满一个月、满六个月,每次打一针。 ◆新生儿的乙肝疫苗,要求出生后的24小时接种,越早越好,接种的部位为新生儿的臀部外侧肌肉或者上臂的三角肌。 ◆儿童、成人的接种部位为上臂的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 乙肝母亲所生后代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87.8%,若同时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率可明显提高,达95%以上。 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应≥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新生儿出生12小时内注射过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后可以接受乙肝病毒阳性母亲的哺乳。新生儿时期没有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应该补种,计量是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或者20μg仓鼠卵母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成人建议接种3针20μg的疫苗。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应该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和针次(多打一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检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可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检测。意外暴露以后的预防 当有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意外暴露在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 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1)血清学检测:应立即检测乙肝病毒载量(HBVDNA)、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酌情在3个月和6个月内复查。 (2)主动和被动免疫: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mIU/L或抗-HBs水平不详者,应立即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HBIG)~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针乙型肝炎疫苗(20μg),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20μg)有效预防方法—切断传播途径 ◆大力推广安全注射,如针灸的针具建议一人一针,医院感染管理的标准; ◆服务行业所用的理发、刮脸、修脚、纹身的刀具需要严格消毒; ◆注意个人卫生,不和任何人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 ◆进行正确的性教育,若性伴侣为HBsAg阳性者,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或采用安全套;在性伙伴健康状况不明的情况下,一定要使用安全套以预防乙型肝炎及其他血源性或性传播疾病; ◆对HBsAg阳性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并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HBV在外环境中的抵抗力很强,一般在37℃下可稳定60分钟;一般的化学消毒剂或温度60℃以上4小时都无法将其灭活;只有煮沸10分钟或高压蒸汽℃消毒10分钟,或加热65℃10小时,才有将其杀灭的可能。 含氯制剂、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和碘伏等也有较好的灭活效果。 乙肝病毒侵入肝细胞后,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难以从体内彻底消除,这就是为什么好多病人转为慢性的原因。 声 明 本次微讲座未接受任何商业赞助,也不推荐任何产品,如有涉及用药,我们将尽量以化学名方式给出,由患者自愿选择具体品牌。所有建议仅作参考,旨在帮助患者更好就医,请勿基于讲座中的建议,代替临床诊断和治疗。 健康知识硬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