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肝脏损害,是各种慢性肝脏疾病的晚期表现,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男性多于女性,35-50岁为多见, 肝硬化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起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早期症状轻、个体差异大并且无特异性,晚期临床表现明显,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临床上根据肝功能受损的程度将其分为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肝硬化两种。 代偿期肝硬化常见乏力、食欲下降、轻度腹胀、恶心、呕吐等。失代偿期肝硬化,以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腹水为主要症状、食欲减退及腹胀为临床常见症状、还可见恶心、呕吐,由于对蛋白质和脂肪耐受性差,在进食高蛋白与油腻食品时易出现腹泻。 因进食差,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贫血、由于肝功能减退,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及脾功导致血小板减少。 肝硬化营养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消化状况和既往的膳食习惯而定,食谱设计体现个性化、阶段化。 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奶类及其制品、蛋类、豆腐类、鱼虾类、嫩的畜禽瘦肉类等。可多吃包子馒头、花卷、发糕、面包等发酵类面食,以满足机体对B族维生素的需求,也要补充高维生素、低纤维的食物,如冬瓜、角瓜、丝瓜等瓜类菜以及嫩的生菜、白菜、茄子、菜花、西红柿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