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5日-21日是第27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主题是“健康中国健康家——关爱生命科学防癌”,旨在广泛指导发挥家庭在防癌抗癌中的重要作用,宣传家庭关爱的理念,推动以家庭为单位,成员间相互支持,共同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定期防癌体检,关爱陪伴患癌家人,促进家庭健康和谐,切实降低癌症带来的家庭负担和社会危害。 肝癌 已位居我国癌症发病率第四位 在癌症死亡率中位居第二位 相较于急性起病的甲肝和戊肝 乙、丙、丁型肝炎 潜伏期长、慢化程度高 通常严重到肝硬化或肝癌时 才会被发现 由乙肝引发的肝癌的比例高达92.05% 国内约有万乙肝病毒感染者 其中万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这一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 直白地揭示乙肝的潜在威胁 这些防治误区 你是否成功躲过了呢? 误区一 不注意 乙肝病毒主要经血液(如不安全注射等)、母婴及性接触传播。 在不卫生的地方修足、文身、扎耳环孔等,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都可能造成传染。 吃饭、握手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是不会传染的。 误区二 不去治 很多乙肝患者害怕社会歧视,因此,即使有病也不敢去看。如果不实施早期干预,这些患者就可能进展到肝硬化、肝癌。 误区三 过度治 在乙肝治疗中,患者还容易走另一个极端,就是过分追求治愈,一定要在短时间内把这个病彻底治好。 乙肝可以通过积极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以及护肝治疗,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如果治疗不规范,往往容易复发。 误区四 筛查少 如果不开展筛查,这些患者得不到治疗,就无法降低我国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率。 随着高灵敏检测技术的进步,医生通过高敏检测就能够早期发现低水平病毒复制的患者,从而尽早地开始抗病毒治疗,降低乙肝患者的肝癌风险。 相信许多小伙伴都知道 查乙肝会查“两对半” 也就是乙肝五项 那么检查结果该怎么看? 我们有三个原则 只要第一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呈阴性,基本上就没有问题,其他项是“+”也没关系。 第二项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呈阳性,表明接种乙肝疫苗后体内产生了抗体,是有保护性的。 最后一项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只要感染过乙肝病毒,就会产生,并且无法消除。只有最后一项呈阳性不要紧,只能说明过去感染过。 慢性乙肝无法根除 但坚持治疗至关重要 坚持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减少肝脏炎症坏死,这样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就减少了,最终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并不是所有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呈阳性的人 都需要治疗 那么具体如何来区分呢?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呈阳性,但转氨酶不高 无需治疗。 此时治疗效果不好,短期内病毒一般不会产生多大影响。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呈阳性,且转氨酶高 需要治疗。 此时治疗有效。如果不治疗,可能很快会发展为肝硬化。 这几类人群无论转氨酶高低 都需要治疗 1.年龄较大,超过40岁 2.已有肝硬化 3.直系亲属有肝硬化或肝癌的病史 来源:北京健康教育 供稿:疾控处 编辑:朱志斌王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