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延大附院介入科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脾功能亢进、肝性脑病、癌变等并发症。 介入治疗是通过微创的方法,使用导管、导丝、支架等治疗肝硬化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腹水、脾功能亢进等并发症。优点是微创、直接。 1.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栓塞门脉高压引起曲张的食道胃底静脉,达到预防出血或者止血的目的。 特别适用于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的止血治疗。 2.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将导管插至脾动脉,栓塞部分脾脏,达到缓解脾功能亢进引起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同时保留脾脏的正常功能。和外科脾切除相比创伤小(体内仅插入一根导管)、保留了脾脏的正常功能,减少了脾静脉及门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栓塞前造影 栓塞后造影,见脾脏部分显影,系保留的部分脾脏。 3.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使用介入导丝导管等器材,在肝内门静脉与肝静脉之间建立通道,使门静脉的部分血直接通过肝静脉回流,使门静脉压力降低,从而防止消化道出血以及消除腹水的功效。 医院介入放射科 门诊大楼一楼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