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肝硬化!

发布时间:2014-4-18

肝硬化形成的病因有很多,肝硬化形成的途径以及发病机制都是不相同的,有的肝硬化通过慢性肝炎的途径形成;有的肝硬化以大囊泡性肝脂肪变性途径形成;有的肝硬化以长期肝内、外胆汁淤积或者肝静脉回流障碍,导致门脉区或小叶中央区纤维化的途径形成等。但是不论肝硬化是源于何种病因,哪种途径而形成的,这其中都会涉及到肝细胞炎性坏死,结节性肝细胞再生以及肝纤维化等3个相互作用的病理过程。

肝细胞炎性坏死:肝脏在长期或者反复的经受生物、物理、化学以及代谢产物等等病因的作用下,都可能发生弥漫性肝细胞变性坏死以及肝小叶结构破坏、塌陷。肝细胞炎性坏死不止是肝硬化发生以及发展的初始因素,而是贯穿整个病变过程的一个病理因素。

肝细胞再生:肝细胞再生是对肝脏损害后的一个修复代偿过程。但是因在修复代偿过程中肝小叶纤维支架塌陷或者断裂,致使再生肝细胞不能继续沿者原支架按单细胞索轮状排列生长,形成多层细胞相互挤压的结节状肝细胞团。结节状肝细胞团的结节周围无汇管区,血循环供应不正常,再生肝细胞形态大小不一,常会有脂肪变性以及萎缩。再生结节可压迫、牵拉周围的血管、胆管,导致血流受阻,引起门静脉压力升高。

肝纤维化和假小叶形成:肝纤维化系指肝细胞外的间质细胞增生以及细胞外间质成分生成过多、降解减少,以致在肝内大量沉积。增生的胶原纤维组织自汇管区-汇管区或汇管区-中央静脉延伸扩展,形成纤维间隔,不仅包绕再生肝结节,并将残存的肝小叶(一个或几个)重新分割,改变成为假小叶,形成肝硬化的典型形态变化。假小叶内的肝细胞没有正常的血循环供应系统,在炎症持续作用下会导致肝内、外血循环障碍及肝能日益恶化。

不难发现肝硬化是一个长期病变过程,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希望肝病患者能够定期参加体检,以确保能及时发现肝硬化前期症状并防患于未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keyf.com/gyhby/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