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出诊时间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29/9249059.html 来源:菊梅医生 作者:菊梅医生 正文共:字 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导读 不少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过程中,在医院定期复查化验未发现乙肝病毒复制证据。在这种情况下常常纠结于是否要抗病毒药治疗。 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 1、延缓、逆转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抗病毒治疗通过抑制HBV的复制,能够改善肝功能,延缓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进程。多项研究表明,长期抗病毒治疗耐受良好,不但能够降低肝硬化的发生几率,而且能有效减轻甚至逆转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减少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癌及乙型肝炎相关死亡事件等的发生。 2、降低HCC发生风险 全球78%肝癌的发生与慢性乙肝感染有关,中国肝癌病例数占全世界肝癌病例的55%,且中国肝癌患者中约85%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有关。虽然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疾病进程为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但并非只有进展到肝硬化后才会发展为肝癌。有研究报道,核苷(酸)类治疗组肝癌平均发生率为1.8%,不用核苷(酸)的对照组肝癌平均发生率为8%。 2 肝硬化怎样进行抗病毒治疗 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因有进展到失代偿期肝硬化、终末期肝病或肝癌的风险,因而早期抗病毒治疗尤为重要。但究竟何时开始抗病毒治疗,各指南建议各有不同,随着抗病毒新药的不断上市以及治疗观念的更新,也越来越放宽了对肝硬化抗病毒治疗适应征的选择。 年中国指南建议:"对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治疗指征为,不论ALT是否升高,HBeAg阳性者HBVDNA≥10^4拷贝/mL,HBeAg阴性者HBVDNA≥10^3拷贝/mL"。 年欧洲肝病学会(EASL)指南建议:"肝硬化患者只要HBVDNA可测,即使ALT正常,需考虑治疗"。 年中国指南则建议,对持续HBV-DNA阳性,存在肝硬化的客观依据时,无论ALT和HBeAg情况,均建议积极抗病毒治疗。对初治患者优先推荐选用恩替卡韦(ETV)或替诺福韦(TDF)。干扰素(IFN)有导致肝衰竭等并发症的可能,因此禁用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对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也应慎用。对于病情已经进展至肝硬化的患者,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 年新版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中强调,代偿性肝硬化,只要病毒阳性都建议治疗,推荐采用HBVDNA高敏检测试剂进行检测,只要病毒阳性无论转氨酶什么情况都建议治疗。对失代偿性肝硬化,只要表面抗原阳性的失代偿性肝硬化就建议治疗,这与美国指南类似,美国指南已经在上一版就把表面抗原阳性的失代偿性肝硬化建议治疗纳入推荐意见。 从上述近年来各指南对比可见,具体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指征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表明抗病毒治疗的研究已越来越深入、细致,强调了早期、积极抗病毒治疗。 结语 对比我国与国外指南,可见我国指南更加强调区别治疗,即根据HBeAg不同状态建议不同的治疗指征,相较HBeAg阳性者,对HBeAg阴性者降低了抗病毒治疗的阈值。对比我国指南的变化,强调了肝硬化患者需要早期抗病毒治疗,无论ALT和HBeAg情况,即放宽了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范围。